一、分类与核心成分
- 化学脱漆剂
- 碱性脱漆剂:以氢氧化钠、纯碱为主,通过皂化反应溶解涂料,需加热使用(60-80℃);
- 酸性脱漆剂:含浓硫酸、磷酸等强酸,对金属基材腐蚀性强,需谨慎使用;
- 有机溶剂型:含二氯甲烷(75-80%)、苯酚等,溶解力强但毒性较高。
- 环保型水性脱漆剂
- 成分优化:苯甲醇、N-甲基吡咯烷酮(NMP)替代传统溶剂,微生物分解性高,VOCs排放低;
- 适用性:兼容金属、木材、混凝土表面,支持水性/油性漆、环氧树脂涂料去除。
二、核心性能与适用场景
- 高效脱漆能力
- 溶解速度:有机溶剂型脱漆剂(如二氯甲烷基)可在5-20分钟内软化涂层,优于水性产品(30-120秒);
- 兼容性:玻璃脱漆剂可清除醇酸、聚氨酯、粉末喷涂等涂层,不损伤玻璃基材。
- 特殊场景适配
- 不锈钢专用:需选择含缓蚀剂的配方(如碧亮脱漆剂),避免表面腐蚀或变色;
- 高温环境:碱性脱漆剂适配热轧工艺,兼具脱漆与高温氧化防护功能。
三、操作规范与安全控制
- 使用方法
- 浸泡法:工件完全浸入脱漆剂,20分钟内漆膜溶胀脱落(金属件需配合高压水清洗);
- 涂刷法:厚涂于表面,反复2-3次直至漆层剥离(木材/家具场景常用)。
- 安全防护
- 通风要求:操作间需强制排风,避免吸入挥发性有机物(如二氯甲烷);
- 个人防护:穿戴防腐蚀手套、护目镜及N95口罩,接触皮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。
四、选购与环保标准
- 关键参数筛选
- 成分标识:优先选择明确标注溶剂类型(如水基、碱性)及含量比例的产品;
- 环保认证:需符合ROHS、REACH标准,避免含卤素、重金属等有害物质。
- 性能验证
- 小样测试:涂抹于不锈钢/玻璃样品,观察脱漆效果及基材腐蚀情况(如变色、氧化);
- 效率评估:对比不同产品在相同温度下的脱漆时间(如25℃环境)。
总结:脱漆剂选择需综合基材类型(金属26、玻璃7)、涂层性质(环氧树脂8、粉末喷涂7)及环保要求(低VOCs46),通过规范操作(浸泡/涂刷78)与安全防护(通风/装备37)实现高效、低风险的旧漆层清除。脱漆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