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功能与作用机制
- 防氧化保护:通过化学反应在铜材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(CuO/Cu₂O),阻断氧气接触,盐雾测试可达48小时无锈蚀;
- 物理性能保留:处理后不影响导电性、焊接性及表面光泽;
- 环境适应性:对黄铜、紫铜、磷铜等材质兼容,钝化膜可耐受pH 1-14环境,耐盐雾>500小时。
二、成分与配方特性
三、工艺流程与操作规范
- 预处理阶段
- 表面清洁:使用CY-508氧化皮清洗剂(70-80℃)去除油污、氧化层,残留物<0.01mg/m²;
- 酸洗活化:弱酸溶液(pH 3-5)微蚀表面,粗糙度控制Ra 0.1-0.5μm。
- 钝化处理阶段
- 浸泡参数:原液或1:15稀释液常温浸泡5-15分钟,膜层厚度均匀性误差<±5%;
- 后处理:清水冲洗后70℃烘干,避免膜层残留液结晶。
四、质量控制标准
- 膜层性能测试:
- 百格法附着力达ASTM D3359 5B级,耐200℃高温烘烤无剥落;
- 色差ΔE<0.5,透光率变化<1%。
- 环保检测:VOC含量<50g/L,通过FDA食品接触材料认证。
五、环保与工艺升级趋势
- 无铬化替代:2025年无铬钝化液市占率超80%,重金属废水处理成本降低60%;
- 低温节能工艺:开发40℃以下钝化液,能耗减少50%,适配热敏性电子元件;
- 功能复合化:钝化-防污一体化配方,实现耐指纹与抗菌双重功能。
铜材钝化液通过成分优化与工艺革新,正朝着绿色化、高效化方向持续演进,成为精密电子、汽车部件及建筑装饰领域的关键表面处理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