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深圳万佳原精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涂料药水表面处理材料专家 2008年奥运会火炬、苹果5logo的油墨提供商,中国功能油墨开拓者
全国咨询热线:15915487880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新型复合材料重塑新能源电池壳体技术

作者:admin 时间:2025-10-31 14:47:11 点击:

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,电池壳体作为核心防护部件,其性能直接关乎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。传统电池壳体长期面临易燃、散热差、寿命短、膜层易破损等痛点,而硬质阳极氧化等工艺又存在能耗高、硬度不足的缺陷。我们研发的‌陶瓷结构复合新材料‌,以全金属膜层与一次成型技术为核心,为电池壳体带来革命性解决方案。

传统工艺的三大困境

  1. 安全与散热失衡‌ 传统壳体外贴绿膜易聚热击穿,电泳漆工艺杂质点多且散热性差,导致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可靠性骤降。
  2. 寿命与成本矛盾‌ 壳内贴PI膜工艺操作复杂、价格高昂,树脂保护层易老化,使电池寿命难以突破行业瓶颈。
  3. 制造效率瓶颈‌ 硬质阳极氧化需长时间氧化处理,耗电量高且硬度仅达350Hv,膜层开裂风险显著增加。
  4. 新型复合材料重塑新能源电池壳体技术(图1)

复合材料的五大突破性优势

  1. 绝缘防护升级‌ 全金属陶瓷结构实现1000V~3000V绝缘等级,彻底摒弃PI膜等辅助材料,杜绝膜层破损风险。
  2. 阻燃散热协同‌ 不燃特性结合铝合金散热体设计,有效抑制热失控,较传统方案散热效率提升显著。
  3. 硬度与寿命倍增‌ 500Hv以上超硬膜层使壳体抗冲击性大幅提升,使用寿命较传统工艺延长2倍。
  4. 降本增效显著‌ 一次成型技术简化生产流程,内外同步上膜工艺减少30%以上工序,综合成本降低40%。
  5. 能源与工艺革新‌ 较硬质阳极氧化节省60%能耗,陶瓷结构避免膜裂问题,实现绿色制造。新型复合材料重塑新能源电池壳体技术(图2)

技术对比:硬质阳极氧化 vs 复合材料

指标
硬质阳极氧化
陶瓷复合材料
工艺复杂度
多工序、耗时长
一次成型、高效
能源消耗
高耗电
节能60%以上
膜层硬度
≤350Hv
≥500Hv
绝缘性能
需辅助材料
全金属结构绝缘
散热能力
聚热明显
铝合金散热体

应用场景与价值

该材料已通过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验证,在极端环境测试中表现出卓越稳定性。其轻量化特性可适配储能系统、氢能设备等场景,助力企业实现‌安全升级、成本优化与产能跃迁‌。新型复合材料重塑新能源电池壳体技术(图3)
未来已来‌ 以陶瓷结构复合新材料为基,我们正推动新能源电池壳体从“被动防护”向“主动强化”转型。如需技术方案定制或样品测试,欢迎垂询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