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退镀作用机理
化学溶解原理:
酸性退镀液(硝酸/硫酸体系):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溶解镀层
碱性退镀液(氰化物/非氰体系):络合溶解贵金属镀层
电解退镀:反向电流剥离镀层
选择性控制:
铜基退镀液pH值维持在1.5-2.5
镍退镀液需添加缓蚀剂(硫脲类)
铬退镀采用盐酸+抑制剂复合体系
二、工业级退镀液配方
镀层类型主要成分温度控制处理时间镀锌层120g/L NaOH + 30g/L NaNO₃50-60℃3-5min镀镍层浓H₂SO₄ + H₂O₂(30%)室温视厚度而定硬铬层盐酸(1:1) + 缓蚀剂≤35℃退净为止
三、环保型技术进展
无氰退金液开发(硫代硫酸盐体系)
退镀-回收一体化设备
生物降解型退镀添加剂应用
退镀液再生循环技术:
四、安全操作规范
必须配备酸雾收集系统
铬退镀需在独立封闭线体进行
废液COD应控制在500mg/L以下
建立退镀液成分定期检测制度。PVD退镀液